欢迎您访问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党务公开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党务要闻 > 本市动态

鄂尔多斯:以一流为企服务 持续擦亮“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来源: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贾江 孟兆

发布时间:2024-08-15 16:48:00

字号:
分享:

  近年来,我市聚焦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以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坚持高位推动,广泛汇聚营商工作合力。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合力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把提升为企服务实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突破点纵深推进,率先在全区成立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组建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发展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服务局,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坚实保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政策供给。出台全区首部《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推出支持产业集群和现代煤化工、氢能、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至5.0版,推出千余项改革举措,全方位打造与我市功能相适应的企业发展生态,深度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政企联通。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商会交流机制,通过推荐优秀民营企业家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营商环境观察员,设立12345热线接诉即办企业专席,设置政企会客厅,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会”“我陪群众走流程等活动,多角度、零距离倾听企业家声音,面对面、肩并肩解决企业诉求,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聚焦助企兴企,全面提升暖商服务能级。拓展延伸助企服务。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设立集综合受理、自主申报、惠企政策兑现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服务专区,各相关审批部门及高频一件事全部入驻专区,实现到一个专区办成一揽子事;全面提供个转企”“企业开办零成本130余项增值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级;全面推行一次告知、一口受理、一窗发证服务模式,组建基层蓝马甲专兼职代办员队伍,今年以来,企业服务专区累计办件2万余件,为全市243个新建投资项目提供1125项审批事项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计划投资700余亿元。精准开展助企行动。大力实施暖城·暖企”“万名干部助万企、助企纾困十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累计服务企业1400余户,达成订单58万余件、192亿元。实施十项金融赋能行动,设立500亿元新质生产力产业基金,2023年重点产业链贷款增长35.9%。创新优化助企举措。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群体中公开招募350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实景式”“暗访式”“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重点梳理企业共性需求、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汇总登记分类处理,形成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的良性循环机制。首创暖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策,在全区率先以财政出资形式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机制,为全市登记在册且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提供“1+N”保险保障定制服务,惠及22万户个体工商户。

  锚定最优目标,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投资兴业无忧。深入实施工业门类扩增行动,近两年扩增中小门类近百个,全市工业已基本覆盖所有大类和80%以上的中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升级行动,过去三年三产增加值增长23%。围绕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坚持链长制招商引资机制不动摇,发布40个场景招商项目清单,搭建市场+资源+应用场景的招引新模式,近三年各类“500企业中有50家入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连续39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GDP三年实现66%的增量。创新创业无忧。深入实施三清零”“双倍增行动,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2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6家。积极拓宽吸引外资渠道,完善外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上半年,使用外资8.05亿元,同比增长26.6%,总量位居全区首位。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2天,首执案件平均用时缩短29天。实行重点项目集中联动审批、容缺受理,在全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最短不到1个月,近3年各类市场主体增加超8万户、增长32.8%,连续4年在全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获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安居发展无忧。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突出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落实好住房等优惠政策。出台人才新政双30”“科技新政30,在人才评价、团队资助、引进培养、载体建设等方面印发实施15项配套办法,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启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清华、北大等一流高校共建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地级市第3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