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29 09:03:00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康巴什康新街道悦和社区党支部以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为核心,创新推出党员服务管理“四件套”(“红色小书包”“银色小喇叭”“暖心家访”“寻路之旅”),构建起“学习有载体、服务有温度、传承有路径”的立体化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员教育管理从“粗放型”向“精准化”转型,为社区治理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红色小书包”强基铸魂
拧紧理论学习“总开关”
社区党支部针对党员理论学习碎片化、形式单一化问题,精心设计“党员小书包”学习载体,包含定制化学习包、必学书目、专用笔记本“三件套”,构建“学、思、践”闭环机制。学习包内配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权威教材,配套印有社区logo“悦悦”的“党员专属笔记本”,便于党员随时随地记录学习心得、民情诉求。社区定期举办“书包里的微党课”,组织党员晾晒笔记、分享感悟,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求索”。
“银色小喇叭”传递温暖
架起高龄党员“连心桥”
针对社区60岁以上党员占比达17%的实际,社区党支部推出“银色小喇叭”送学服务,组建由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银龄关怀队”,为高龄、行动不便党员、流动党员提供“三送”服务:送理论上门,通过送学上门、理论宣讲,让老党员随时收听“空中党课”;送关怀上门,定期为独居党员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物资;送需求上门,动态记录老党员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精准对接服务需求。社区还依托“小喇叭”开展“银龄初心分享会”,邀请老党员分享有年代印记的入党故事,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承中焕发生机。
“暖心家访”叩响家门
绘就党群共治“同心圆”
社区党支部将家访制度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黏合剂”,依托“幸福敲门日”“周四有约”制度,鼓励党员干部带着“三本账”入户:记好“民情账”,收集居民关于小区升级改造、停车位规划等诉求;交好“连心账”,面对面宣传政策、解答疑惑;办好“服务账”,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行“接单—办理—反馈”闭环管理,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服务在一线落实”,用“铁脚板”织密安全防护网。
“寻路之旅”传承初心
激活红色教育“活教材”
为打破传统党课“说教式”局限,社区党支部采取“寻路之旅”沉浸式教育模式,构建“电影+实境+实践”三维学习场景:定期分享《觉醒年代》《1921》等红色影片,组织党员观看后开展“光影话初心”研讨,从银幕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整合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赴党员政治生活馆开展“重走革命老路”活动,在实地探访中重温入党誓词;建立“头雁工作室”,以“头雁带群雁、党员带群众”为目标,将红色精神转化为服务动能。形成“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感悟、实践式传承”的教育新模式。
从“小书包”里的理论浸润到“小喇叭”中的温情传递,从“家访路”上的民生走访到“寻路之旅”的初心叩问,悦和社区党支部通过党员服务管理“四件套”,构建起党员教育有深度、服务群众有温度、作用发挥有力度的党建新格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