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9 09:34:00
在鄂尔多斯市人才科创中心有个“工位”是什么体验?工作之余可以健身、休闲、阅读,智慧餐厅、精装公寓是标配,还随时都能和各行各业的“高精尖”人才一起“充电”“取经”。
“看看我们的环境,好多年轻人都羡慕着呢。鄂尔多斯竭尽全力为创业者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我们的智慧和暖城的温度正在进行一场双向奔赴。”内蒙古中鑫鸿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白国强说。
得益于优厚的暖才政策,该公司在落地鄂尔多斯后,迅速“吸附”了一批有想法、有干法的年轻人。目前,公司在智慧社区、智慧农牧业、智慧交通、智慧矿山等业务上接到了不少“大单”,也为人才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近年来,面对发展中的人才“刚需”,鄂尔多斯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提升暖城“磁吸力”,把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的“路线图”变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景图”。
构建人才“首位战略”,顶格推进“人才新政2.0”和《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研究制定《重点企业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发放办法》《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等42项配套政策,实施“科技新政30条”“支持产业集群发展12条”“优化营商环境500条”,一揽子务实管用的政策体系释放叠加效应,为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能出彩打造“洼地”。
同时,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耦合,高效率推进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等11个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沙漠土壤化”生态综合治理等23个高层次人才项目相继落地实施;面向全社会各类创新主体设立“5个100”新质生产力基金,探索出创新研发人才“政企双招、联合培养”、高校与企业骨干人才“双向挂派”、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硕博研究生“预引进”和重点工作领域岗位特聘等举措;推动设立“暖才补贴金”,举办“鄂尔多斯杯”创新创业大赛等高规格人才交流活动,持续打响“暖城之邀”招才引智品牌,在上海、深圳、雄安新区新设人才科创飞地……一个个“礼遇人才”的服务“大礼包”,正在将人才“变量”转化为科创“增量”和高质量发展的“存量”。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人才科创载体平台35家、自治区级以上人才科创载体平台400余家。人才总量和高层次人才分别达到51.3万人、5.5万人,分别增长12%、15%。2024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3590人,成功引进5位院士,引领带动10个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落地实施创新研发项目,加速促进“全球首台套千标方级的方形插片式带压制氢系统”“世界首创煤转化技术”一批科技成果实现“零”的突破,走出“实验室”,迈向“生产线”,走进“大市场”。
“暖城暖才,遇见更好的自己”,在鄂尔多斯绝不是一句广告语,而是用真金白银锻造出的“金名片”。
2024年,我市累计兑现各类人才奖补经费2.54亿元,向37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发放资助经费900万元。
“没想到工作环境、人文生态这么好,并且很快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等问题,一家人能团聚是我最大的工作保障。”内蒙古乾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高级工程师孟凡英深有感触地说。
暖城对人才更友好,人才在暖城更有为。
人才的出彩正在成就暖城的精彩——人才吸引力攀升至全国地级城市第34位,荣膺“引才友好城市奖”和“非凡引才贡献奖”,跻身“2024年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50强,暖城暖才正在用“新”用“心”打开新未来。
附件: